中暑又稱熱應激,是指雞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及生理機能趨于紊亂而發生的一系列異常反應,同時伴隨生產性能下降,出現熱休克,甚至死亡。中暑多發生于夏秋季節,當環境溫度長時間超過35℃,雞群將出現中暑,當溫度達到40℃以上時,就有可能導致大批死亡,嚴重損害養雞生產中的經濟效益。
一、中暑對雞群的影響
(一)熱喘息
適當的熱喘息可增加體熱的散發,但是過度的喘息將會出現呼吸性堿中毒;產蛋雞發生熱應激時,輸卵管中常有未產出的蛋。此外,熱喘息可損傷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道充血、出血,繼發病原感染。
(二)心率增加,體溫升高
由于熱應激和熱喘息導致血液中含氧不足,心率代償性加快、血壓升高,由此可導致腦內壓升高、充血甚至出血、昏厥;心率過速后引起心衰,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肺淤血、水腫,機體缺氧。
(三)排卵數減少,產蛋下降
熱應激導致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減少,所以促卵泡激素、促黃體激素和催乳素生成減少,從而影響了卵泡的生長發育和成熟,使排卵數減少,導致產蛋下降。
(四)導致采食量下降
熱應激時,采食中樞的興奮性受到抑制,導致消化機能減弱,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時間延長,感受器受壓迫而食欲不振;高溫時循環血液充盈機體表面,使整個消化系統供血不足,食欲減退,消化能力減弱,生產性能下降。
(五)飲水量增加、糞尿排泄增多
為了增加散熱,糞尿排泄增多,導致機體鉀、鈉及多種微量元素流失,電解質平衡失調、失水,雞群會大量飲水,來補充水分流失。
(六)腸道屏障功能紊亂
導致益生菌與病原菌的菌群失衡,腸道屏障功能紊亂,內毒素進入血液引發全身性炎癥,使雞只出現死亡;嚴重影響雞腸道益生菌的代謝作用,使腸道中短鏈脂肪酸合成減少,破壞腸道完整性與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
二、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由于雞舍及周圍環境溫度的升高超過了機體耐受能力而出現的明顯熱應激,造成雞舍及環境溫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夏季強烈陽光照射,屋頂及地面產生大量輻射熱
大量的熱通過輻射、傳導、對流等途徑進入雞舍內,使舍內環境溫度升高。
(二)飼養密度過大
由于密集飼養,每個個體所占空間較小而不利于個體體熱的散發,甚至可因擁擠而造成高于周圍環境溫度的小環境。
(三)舍內積集的熱量散發出現障礙
如舍內通風不良、停電、風扇損壞等。
(四)溫度高,濕度大,散熱困難
夏季溫度高,雨水多,濕度大,熱應激指數升高。熱應激指數是舍內華氏溫度與舍內濕度的和,即熱應激指數=(普通溫度計的溫度x1.8+32)+舍內濕度。
當熱應激指數為150時,在雞可承受的熱應激范圍內,雞不會有任何影響。155時,雞對熱應激的承受能力達到底線。達到160時,雞開始采食減少,飲水增多,生產性能下降。達到 165時,雞開始死亡,肺臟、心血管系統受到嚴重損傷。熱應激指數達到170時,雞大量死亡,多數雞當時窒息死亡,少數晚間死亡。
三、防治措施
(一)預防
1.降低環境溫度
雞舍建筑不能太矮,開設足夠的通風孔,安裝必要的通風降溫設備,如風扇、水簾、噴水等,可采用水簾加縱向通風的最佳通風系統。
2.減少機體產熱,增加散熱
適當改變飼喂制度,改白天飼喂為早晚飼喂,進食活動會產生較大量的體熱,而且雞群在早上飽食后會安靜憩息,減少了活動散熱;保證清涼水飲用量,以飲水降低體熱和尿液排熱,如在飲水中添加適量氯化鈉或氯化鉀,可使飲水量增加,降溫效果加強。
3.提高機體抗熱應激能力
①在日糧中補充維生素C 。常溫條件下,家禽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C供機體利用,但在熱應激時,機體的合成能力下降,而此時對維生素C需要量卻增加,一般可在日糧中添加 0.02%~0.04%維生素C。
②在日糧中補充碳酸氫鈉。高溫條件下,雞群呼出的二氧化碳隨之增加,導致雞體內二氧化碳分壓降低,碳酸氫根存儲量降低,碳酸氫鹽緩沖系統破壞,必須要針對性地調整飼料中碳酸氫鈉的含量,通過中和作用調整血液中酸堿度及二氧化碳濃度。所以在日糧中可補充碳酸氫鈉,同時減少氯化鈉的用量,一般在飼料中補充0.5%。
③投喂或投飲清熱中草藥,包括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和清熱解暑中草藥,能夠起到抑菌,促進體表血管擴張,加速體熱釋放,增加血管通透性,減少血容量,降低腦顱內壓,稀釋血液,緩解熱應激的作用。
④投喂抗驚鎮靜中藥類制劑等。使雞群避免騷動,保持安靜。
(二)治療
一旦發現雞群有中暑癥狀,必須立即急救。將病雞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大群雞可用冷水噴霧降溫,病雞可飲服藿香正氣水緩解癥狀。
【本文標簽】 炎炎夏日 如何防止雞中暑?遠卓農牧
【責任編輯】
熱線電話:400-058-7066 130-7105-1500客服電話:130-7105-5633 郵箱:yuanzhuonongmu@163.com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高村鄉宋村029號 鄭州遠卓農牧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020839號-1